
美國對大陸小額包裹課徵90%重稅,為免台灣遭池魚之殃,財政部16日表示正審慎研議現行小額包裹免稅辦法,對立委建議將大陸和其他地區小額包裹脫勾處理會納入考量;經濟部則表示,先前已對台灣淘寶登記營業項目不符裁罰120萬元,若限期未改正,最重可要求撤資。
台灣淘寶是以香港商淘寶國際產業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名義成立,登記營業項目為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跟廣告傳單分送業。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表示,去年雙11淘寶在捷運站刊登平面廣告,經濟部認定已超出業務範圍並裁罰,也限期改正。
財政部、經濟部16日就「防範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的因應策略」至財委會專題報告。立委出示數據表示,大陸近3年占小額免稅快遞貨物報單比率由50.4%提高至64.4%,若陸港合計,占比更逾88%,顯示淘寶補貼運費形成大陸電商傾銷問題。
以粗估進口值來看,立委也引述關務署數據表示,自大陸進口的小額免稅報單進口量,從2022年的3,947件、新台幣789億元,一路成長至2024年的4,437件、887億元。
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,對於小額包裹免稅辦法是否修正,財政部正在審慎研議,小額包裹以海運快遞為主,其中逾8成來自大陸,這麼大的數量,對國內產業確實可能造成衝擊;針對立委建議採差別化措施,單獨取消或降低大陸小額包裹免稅門檻,「會納入一起考慮」。
台灣小額包裹免稅門檻2018年起自3千元降至2千元,且上、下半年各限六次。立委表示,台灣全年小額包裹免稅額度算起來僅新台幣2.4萬元,「全世界最低」,面對大陸電商傾銷,建議「脫勾」,降低大陸小額包裹免稅門檻至1千元或取消,其他地區則維持現行2千元。莊翠雲表示,財政部會在一個月內就小額包裹免稅的調整方案提交報告給財委會。
資料來源:工商時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