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初,中央銀行推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,這被視為史上最重的「打炒房拳」。儘管政策針對房市投資行為做出嚴厲限制,但有三大族群因特殊屬性和政策設計,受到的影響相對輕微,分別是首購青安族、商用置產族群以及高資產買家。
首購青安族:政策順序優先,保障剛性需求
央行此次政策特別針對首購族群進行保護,適用於自住需求的首購者,在貸款成數與申請順序上享有最優先待遇。這一族群因政策的友善設計,影響較小。
針對剛性需求的保障有以下特點:
- 貸款優待政策:針對首次購屋者,貸款審核相對寬鬆,貸款成數仍維持較高比例,降低首購者的入場障礙。
- 支持自住需求:政策並未對此族群的貸款寬限期或審核條件做大幅更改,減少購屋壓力。
由於政策著眼於打擊投機行為,對於這類真正有住房需求的群體,依然留有足夠空間。分析師認為,首購族將繼續成為房市的重要支撐力量,特別是在台北、新北等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。
商用置產族群:資金流動受政策影響較小
企業或商業資金的流動在此次政策中受到的限制相對有限。根據政策內容,對於商用不動產或工廠房的購置,仍維持一定彈性,這讓商用置產族群在政策影響下依然能靈活操作。
以下是此類族群影響輕微的原因:
- 企業資金用途特性:商業投資多以長期配置為主,貸款成數限制的影響較小。
- 資金解禁潮:在政策施壓下,不少企業選擇配置資金於不動產,作為穩定資產投資的一部分。
專家表示,商用置產族群的動能,可能在中南部的產業重鎮如台中、高雄展現更大潛力。這類投資不僅有助於穩定房市,也為區域經濟增長提供支持。
高資產買家:現金購屋,輕鬆規避限制
對於高資產階層來說,政策影響更是微乎其微。這類買家因現金充裕,根本無需依賴貸款進行交易,自然規避了央行的限貸措施。
高資產買家的特徵包括:
- 現金為王:無需銀行貸款支持,能快速完成交易。
- 房市抗壓能力強:政策主要針對貸款行為,現金購屋者無疑「無壓通行」。
業內人士指出,高資產買家的購屋行為集中於豪宅、地標性物件或高資產配置需求的物件。這類需求不僅不會因政策收縮,反而可能在市場降溫時抓住低價購買機會。
政策效應與市場未來展望
中央此次政策旨在穩定房市,針對投機與炒作行為設限,但也保留了對剛性需求及經濟投資活動的支持。分析師普遍認為:
- 短期內,房市將出現結構性調整,投機需求大幅減少,但剛性需求仍穩定。
- 中長期,房市可能朝向健康發展,資金將更多流向商業不動產及其他非住宅型物件。
整體而言,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展現了針對性與彈性,對打擊炒房行為成效顯著。同時,首購族、商用置產族與高資產買家則因政策保護或特性,受到的影響相對有限,未來仍將在房市中扮演重要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