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地合一稅須知

來自

什麼是房地合一稅?

自2016年1月1日起,台灣開始實施「房地合一稅」,這是一種針對房地產交易所得徵收的稅制,旨在改善不動產市場的公平性,抑制短期投機行為,並使房地產市場更趨穩定。

房地合一稅的核心理念是將「土地」與「房屋」的交易所得合併計算,納入同一稅基進行課稅,改變過去土地和房屋分別課稅的方式。這意味著,當房地產轉手出售時,稅額是根據交易獲利金額和持有期間來計算的。


稅制內容與計算方式

  1. 適用範圍
    房地合一稅適用於個人和法人進行的房地產交易,包括房屋與土地一併出售的情況。
  2. 課稅標準
    根據不動產的持有期間,房地合一稅率如下:

    • 持有1年以下:課稅45%(適用於短期投機行為)。
    • 持有1-2年:課稅35%。
    • 持有2-5年:課稅20%。
    • 持有超過5年:課稅15%。
  3. 免稅條件
    自用住宅的出售若符合特定條件(如持有6年以上且無其他房地交易記錄),可享有一定金額內免稅。

房地合一稅對房市的影響

  1. 打擊短期炒房
    高稅率抑制了短期投資客的進場意願,使得市場交易更趨於穩定。
  2. 長期持有者受益
    稅制鼓勵不動產的長期持有,避免資金頻繁流入流出房市。
  3. 稅收提升與公平性
    政府藉此提高稅收,並讓高利潤的房地產交易能夠更公平地貢獻社會。

延伸閱讀

買房爭議三:房屋交易萬萬稅

房屋交易時有琳琅滿目的稅費要繳交,到底包含哪些種類呢?在購屋時一定要特別注意,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爆預算 買方需支付的費用與稅費 契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