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爭議一:斡旋金到底是什麼?

來自

什麼是斡旋金?

斡旋金是房地產交易中常見的金錢支付項目,通常由買方支付給賣方或仲介公司,目的是表達買方對該物件的購買意願,並作為促成交易的誠意金。然而,斡旋金並非法律上強制規定的必須支付項目,而是一種基於交易習慣的安排,容易因雙方認知不同而產生糾紛。


斡旋金的作用與流程

  1. 表達購買意願
    買方支付斡旋金,表達對該物件的高度興趣,並希望賣方考慮不再展示或出售該物件給其他買家。
  2. 促進交易協商
    賣方在收到斡旋金後,會與買方進一步談判成交價格及其他交易條件。成功簽約後,斡旋金通常會轉為訂金的一部分。
  3. 未成交的處理方式
    若最終無法達成交易,斡旋金的處理方式通常會依照雙方事前的約定進行,例如全額退還或扣除一定金額。

斡旋金爭議的原因

  1. 未清楚約定條款
    雙方對於斡旋金的性質、用途及退還條件未有明確的書面協議,容易引發誤解。
  2. 賣方不退還斡旋金
    若賣方因價格未談妥或其他原因拒絕交易,可能導致買方要求退還斡旋金卻遭拒的情況。
  3. 仲介角色問題
    若斡旋金由仲介代收,且未明確規範責任分工,可能引發買賣雙方對仲介的信任問題。

避免糾紛的建議

  1. 簽署書面協議
    付款前應由買賣雙方清楚約定斡旋金的用途、適用情況及退還條件,並以書面形式記錄。
  2. 確認斡旋金性質
    在支付斡旋金前,應確認其是否能轉為訂金,以及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。
  3. 選擇可信任的仲介
    找具有信譽的房仲公司,並要求仲介在交易過程中對斡旋金的使用提供清楚說明。

結語

斡旋金在房地產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,但因其性質並未受法律明確規範,常成為糾紛的導火線。買賣雙方應在交易前充分了解相關條款,並簽訂書面協議,以避免未來產生爭議。透過透明溝通與信任的交易環境,斡旋金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用,成為促進交易的助力,而非爭執的根源。

延伸閱讀

買房爭議三:房屋交易萬萬稅

房屋交易時有琳琅滿目的稅費要繳交,到底包含哪些種類呢?在購屋時一定要特別注意,否則一不小心就會爆預算 買方需支付的費用與稅費 契稅...

房地合一稅須知

什麼是房地合一稅?...